搜索分类:
殓分为小殓、大殓。
小殓是给死者穿裹寿衣寿被;据大陆殡葬学者王夫子的考察,寿衣层数和质底因财力和官阶的不同而各异。在小殓之前是为逝者沐浴净身的过程,据台湾尉迟淦教授考证,沐浴不仅是为亡者洗净身体上的污垢,还具有使逝者获得新生的意义。为逝者更换一套新的衣装也有开始新生活的意味。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沐浴更衣的过程中,一方面把死亡这一生命结束的事件看做生命形式的转化,将生命的消逝看成灵魂获得新生去了另一个世界,并秉持“事死如事生”的恭敬态度,毫无疑问是一场生命教育:教育所有的人即便是对逝去的生命也要予以尊重;另一方面,在上古时代,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在生命结束时,人们不是把死人尸体当做垃圾随手丢弃,而是为他穿戴新的衣帽供奉饭食,举行隆重的装殓礼仪,在生命结束之初对遗体进行保护,不仅表达了活人的依恋和不舍的情绪情感,更是让活人看到生命尽头的美好庄严,给生者带来对未来彼岸世界的希望。
小殓使逝者的血肉之躯初步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起到了隔离生死的作用。从活人的视角来看,大多非正常死亡的死相都是很难看的,一般人会感到害怕,因而有助于人们克服对死亡的惊恐,坚定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其中的教育意义值得深入探究。
大殓是相对于小殓来说的,是指将初步装殓的亡者遗体移置于棺木之中的过程。汉族民间称为“归大屋”。这就使尸体进一步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用棺木装殓尸体就彻底消除了尸体暴露于荒野的可能性。在传统的大殓中的诸多环节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比如封棺材的钉子叫子孙钉,而封钉这一动作又是由特定的人来进行的且具有验尸功能。这当中既有对逝去生命的惋惜和不舍,又有对活人珍爱生命的教育,还有对后代生命生生不息传承不已的美好期盼。大殓的时间一般是在小殓的第二天,就是人死后的第三天举行,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这一时间间隔也反映了人们等待他生还的热切盼望。这其中通过对逝去生命的呵护而对活人进行的生命教育意义是十分深远的。(编辑:沈阳灵益 www.444444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