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分类:
发引
丧礼的前述一系列仪程以后,渐近尾声即发引、下葬了。
按古礼来看,三月而葬,时间太长,尸体不易保存,生者也不胜其劳。因而,古时候就有所谓“渴葬”、“血葬”即七天之内不卜而葬。后世的停丧日期不等,和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季节等有关系。出殡之前,先要辞灵。其步骤是,首先装“馅食罐”,就是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儿媳妇抱着,最后埋在棺材的前头。接下来就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几个铜钱垫在棺下,然后用新扫帚、簸箕扫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称“扫材起棺”,取“捎财起官”的意思。最后,大家举哀,钉好棺盖。
发引起杠的时刻即将到来,送葬的队伍就要做好一切准备。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碑,次子以下的亲属们都持裹着白纸穗的“哭丧棒”,大儿媳妇抱“馅食罐”。等这一切准备妥当,就要起杠了。伴随起杠的还有两个仪俗。一个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里边的荞麦皮和枕头套一起烧掉。另一个仪俗是“摔盆”,即把灵前祭奠烧纸用的瓦盆摔碎。这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子”,也叫“吉祥盆”,是为反话正说。摔盆的应该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即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无儿无孙,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俗就要把摔盆者和死者的关系陡然拉近,确立起财产继承关系来。摔盆讲究一次摔破,越碎越好。俗说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瓦盆一摔,就如一声号令,抬棺杠夫迅速起杠,摔盆者打起引魂幡,驾灵而走。
传统丧礼出殡的路上,也还有几项仪俗,比如扬纸钱、摆茶桌、路祭。据说扬纸钱之俗始于晚清。纸钱即用烧纸砸成的“铜”钱,出殡时由专人在孝子前头扬撒。起杠、遇有路祭时以及经过十字路口、河沿、桥梁、井台、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都要把纸钱高高扬起。
到达墓地以后,先将墓坑再次整理,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的龛内,扫去脚印,然后将棺木徐徐放下,再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填土埋葬。填土先由孝子进行,他们排成一行,沿着墓边,用手将土里一把外一把撒向墓里和墓外,转一圈为止,俗称“圆坟”,接着才用锹填土。墓坑填满后,要堆坟丘,然后用抬棺的杠子将坟丘滚圆。向南的一面要垒墓门,以后人们祭扫上坟,纸钱都在墓门口烧,带来的祭品也放在此处。有些地方的风俗则是立墓碑,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等。引魂幡也要栽在墓中。接下来是将带到墓地来的纸制明器烧掉。这些纸制明器也叫作 “纸货”。它是上古随葬实物的变异,从宋代开始流行。其中有仿实物而造的,如盘盏碗碟、衣服鞋帽、被褥枕头、桌椅床铺、车马鞍带乃至书童婢女、住宅院落,也有想像中的象征性物品如聚宝盆、摇钱树等。随葬品是随同遗体一起埋入墓坑,纸制明器则在下葬后烧掉,表示已经让死者带走了。满族此俗称“烧饭”。清朝清太宗曾经规定:“和硕亲王以下,牛录章京以上卒,只许烧夏衣、春秋衣、冬衣各三件;平民只许各烧一件”。故此,一般平民只是焚烧枕头内的荞麦皮、谷物和纸制的祭奠品。